摘要:在法语词汇当中为什么会有阴性和阳性的区分?法语在世界上的应用广泛,并且法国具有先进的教学资源,所以大家都想通过法语的学习实现出国留学。想要到法国留学,学好法语是很有必要的,很多学习法语的人在进行词汇语法的学习时,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疑问,那就
在法语词汇当中为什么会有阴性和阳性的区分?法语在世界上的应用广泛,并且法国具有先进的教学资源,所以大家都想通过法语的学习实现出国留学。想要到法国留学,学好法语是很有必要的,很多学习法语的人在进行词汇语法的学习时,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疑问,那就是法语词汇中为什么会有阴性和阳性的区别?
在法国有很多语言学家和艺术家直到今天还在从各个角度做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工作成果也千奇百怪。
例如,有研究称形体感觉上“竖直的”就是阳性的,“横卧的”就是阴性的。当然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单词,如“le lit”(床)。虽然这些成果不都能作为我们学习的参考,但可见法语世界对阴阳性这一现象由来已久的好奇和重视。
如果在法语课堂上提出“为什么有阴阳性”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老师(包括法国老师)都会回答——不为什么!这是由于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课堂上时间有限,而这个答案也没有实质性错误。但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原由的,今天有时间我们再谈谈阴阳性。
在法语词汇当中为什么会有阴性和阳性的区分?
一、区分阴阳性的原因
首先我们从语言的来源角度纵向看。法国在罗马人到来及引进拉丁文以前没有法语。高卢人是讲其他语言的。法语主要来源自拉丁文、希腊文、日尔曼语等。这些语言对法语的现状起决定性作用。以上这三种语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语言中都有阴阳性的区分,并且除了阴性和阳性外还有中性。
其次从语言分类横向来看,同一语族的语言之间会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法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éen)的罗曼语族(Langues romanes)。同属罗曼语族的还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中也有阴阳性的现象。罗马尼亚语则分为阴阳中三性。
由此从语言的形成可见法语中区分阴阳性是必然的。既然一定要分,那么阴性和阳性又是谁、根据什么来决定的呢?
二、阴阳性的区分者及依据
古代一些词汇由法语的来源语言中直接继承来时,自然其阴阳性也同时被继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性这一词性渐渐消失了)。而一些新词汇产生后法国人仿照已有词汇的样子也赋予他们阴性或阳性的属性。这通常是人民对某一词汇阴阳性感觉上的一种共识。
近现代后,法国官方成立了专门机构管理和规范法语,即法兰西学院(Institut de France)。它是法国的学术权威机构,早期只有建于1635年的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française)。后发展成由5个院组成。分别是法兰西学术院(主要负责法国语言)、法兰西文学院(负责文学)、法兰西科学院(负责自然科学)、法兰西艺术院(负责艺术)和法兰西人文院(负责道德和政治)。
但其中最负盛名和最权威的仍是法兰西学术院。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法兰西学术院的院士被称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而其他学院的院士均须先冠以本院名称,例如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等。不了解的人经常因此把法兰西学术院与法兰西学院相混淆。
在法语词汇当中为什么会有阴性和阳性的区分?
法兰西学术院具有双重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从建立之初就负有的历史使命,为此院士们要为语言的规范、明确而努力,使它成为全体法国人及所有使用法语的人们的共同财富。所以确定法语的阴阳性自然也是他们的工作之一。
但要注意,院士们并不是高高在上地做决定,他们的依据实际还是老百姓日常中如何使用法语即人民对词汇阴阳性感觉上的那些共识。这就又转回到法语的阴阳性是约定俗成的,“没有为什么”的状况。
所谓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为维持发展变化中的法语的清晰、纯正而做的工作,具体讲就是通过编撰词典来规范语言的正确运用。同时也通过他们的建议以及他们参与各种委员会确定术语的工作来实现这一目标。
法兰西学术院的院士们于1694年编辑出版了第一部词典,之后于1718年、1740年、1762年、1798年、1835年、1878年、1932-1935年相继又出版了其它版本,前后共八版。而1992年开始编撰的第九版目前尚未完成。这方面最近一次、最出名的工作体现就是“le mél”这个词的产生。
可能法语初学者看不懂,但只要见到它的英文形式“E-mail”,几乎人人明白。起初电子邮件被广泛使用后广大法国人民都说它的英语名字。院士们履行第一项任务中谈到的神圣使命,特意授予了新事物一个法国称号及其阳性的词性。
虽然他们的决定对政府和民众都没有法律约束力,只是一种咨询参考,但他们依靠自身的权威性使这些决定在关键时刻成为判断的依据和标准。
学术院的另一项任务是资助文艺创作,这是学术院建立初期没有预料到的。其资金来源于基金会捐献或个人遗赠,现在每年法兰西学术院都会颁发大约六十项文学奖,还同时向文学团体、学者和公益作品的作者提供资助。这些也从另一个方面鼓励和引导了法语的发展方向。
能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被大众看作法国人最高的荣誉。院士是终身的尊严,因此都是终身制的,也不允许辞职。在历史上院士损害学术院声誉被学术院开除的情况极其罕见。由于学术院创始人红衣主教黎塞留印章上的名言“献给不朽”(À l’Immortalité),院士们又被称为“不朽者”,足见其在法国的地位。
法兰西学院院士共四十名,只有在一位院士去世后,才能补选一位新院士,选举由该院院士进行。从创始至今共有719名院士,其中不乏拉辛、孟德斯鸠、伏尔泰、雨果、梅里美、小仲马等大师。
至今在任的院士中也有中国人的身影,他就是华裔作家程抱一。他是历史上唯一当选该院院士的华人,也是近370年多年历史中第一位亚裔院士。他就是为我们决定法语阴阳性的人之一。就是说今天一个中国人正在决定着法国人应该如何说法语。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广大中国法语爱好者自豪的事情呀!
值得注意的有趣现象是一个法语词汇的阴阳性一旦被确定后,不一定是永远不变的。历史上还出现过“变性”。因为作为正在被大量使用的、“活的”语言,法语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一些新词的出现和一些被遗忘的旧词的重新应用,都很可能造成院士们科学的意见和渊博的学识与广大老百姓的直觉相左的情况。到头来也许有这么一个词,全法国都用错,只有那四十个白胡子老爷爷(终身制同时造成院士们当选时年纪就很大了)知道它正确的阴阳性。这时院士老爷爷们就会在宫殿里开会给这个词“变性”。
在法语词汇当中为什么会有阴性和阳性的区分?关于法语词汇当中阴性和阳性的区别,在青岛欧风小语种培训的介绍下,大家是否对它的定义有所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