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握手”被看作是国外朋友们见面打招呼的一种方式,通过“握手”可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因而,“握手”在各国外交中都显得极其重要。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大选伊始就以年轻帅气的外表和顾全大局的策略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喜爱,上任后,在与国外领导人的交往中更是显示出了年轻人的魄力,即将要去法国留学的你们,即将要生活在一个交往礼仪与国内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从法国总统马克龙身上,是不是也能找到可以应用到自己身上的可取之处呢?
青岛欧风先带各位留学生一起来回顾一下马克龙近期的外交之路:
2017年5月25日,北约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峰会开始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热情握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握手神功”早已“崭露头角”,媒体发现特朗普有一套自己特有的握手方式:
第一步:紧握对方
第二步:猛拉对方
第三步:拍几下对方
行为学家称特朗普这样握手背后隐藏的含义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和主导地位。拍打的目的是提醒对方“我才是真正的老大”。可以说是打败天下无敌手,尤其是会面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时候,更是凸显了自己老大哥的地位。
安倍晋三于2月9日到访美国,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热情”接待。他的热情主要体现在跟安倍的“肢体接触” ——握手上。两个人长达19秒的尴尬握手让媒体们纷纷忽略了他们的谈话内容,转而分析起握手动机。
一篇新闻报道这样写道:只见特朗普握紧安倍的小手,还用另外一只手轻拍安倍的手背至少6次,安倍只能一脸尴尬。
攻克了安倍晋三后,各国领导人都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当特朗普打算进一步攻克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时,就遗憾地碰了壁,特鲁多一下车,抢占先机,首先拍了特朗普的肩膀,然后身体稍稍向前倾,并没有被特朗普拉到身前。
如果说特朗普与特鲁多的对弈是“旗鼓相当”,那在这次北约峰会上,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亲密接触”就是“憾拜下风”。此次会面,两人握手足足持续了5秒,不只脸部表情用力,连指关节都有些变白了。在最后时刻,特朗普率先希望结束握手,马克龙赢得了胜利。
会后,马克龙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谈到这次“史诗级的握手”,马克龙强调,他并不是“无心之举”,而是意在让对方知道在任何细小问题上,法国都会坚持立场,不会做出任何让步。